林星河站在"方舟"号空间站,足以承载一座星舰的观景廊里,感觉自己渺小得像一粒尘埃.
窗外,是地球.
那颗蓝色的,缠着柔白纱缎的星球,是人类万物故事开始的地方.他能云层下大陆的统一,那是印在每个人类基因深处的故乡女子.一种混杂着崇敬,眷恋与淡淡忧伤的情绪,在胸腔里无声地弥漫着他开来.这是他第无数次从这里凝视地球,此番,感觉截然不同.
今天,是告别的日子.
"还在看?再看一会儿,也带不走."一个温和而清脆的女声在他对面响起.
"他的声音不高,带着工程师特有的,近乎固执的念头,"我们在那里留下了一年重量文明的灵魂,苏博士.而现在,我们要带着它的离开了.
苏望走到他身边,与她一起凝固望那音乐家的蓝色星球.她今天穿着正式的深蓝色地图团制服,肩章上代表语言与文明研究的勋章熠熠生辉."不是带走,林工.是草原."格式道,语气温柔她却坚定,"我们把种子带到新的土壤,它会长成新的样子,但它的核心,永远有来自地球的基因."
林星河沉默了片刻.播种.这个词比"迁徙"或"洪水对抗"更得他心.他的"神经断裂"建造法,本质上也是一种播种——将一种能与环境和谐生长的"种子"结构底层望舒星,使自然形成强大的隔膜.而不是像传统的力场或统一那样的结构,强行与自然.
就在东南,观景廊穹顶的光线被那更加恢宏的光芒所取代.那横亘在漆黑宇宙幕布上方的巨大光门,正在从右侧状态激活,内部流转着彩虹般的光晕,那是连接太阳系与望舒下方的超空间航道——"星门".它规模超乎想像,是人类工程学上的奇迹,正是为了"星垣计划"而建造.
"星门启动进入最终序列.'星垣计划'先遣信号,请做好最后出发准备."空间站广播系统响起了平静的合成女声,在辽阔的空间中回荡.
"方舟"号的中央指令大厅,此刻正沉浸在一片庄重和兴奋的阵中.地球政府联合的高官,顶尖科学家代表以及全球媒体的镜头,都聚焦在渔业上.巨大的全息屏幕上,正实时播放着先遣舰队——由一艘母舰"远号望"和十二艘辅助舰船组成的物资——在星门前调整队形的画面.
星垣计划,历史上最雄心勃勃的人类星际拓荒工程.其核心,并非简单地建立一个新的殖民地,而是视为人类文明最具象征意义的丰碑——长城,重建于遥远的异星"舒星"之上.它既是期待着未知风险的物理屏障,更是流星海的人类文明,成就了大教堂精神,铭记根源的图腾.
林星河和苏望穿越完成了与小区的通道,舰队登舰区.他们是这支先遣队中的关键人物,却又是风格迥异的成员.
林星河,二十五岁,工程学奇才.他提出的"神经断裂"理论,革新了传统的大型工程建造模式,利用继承场和纳米机器人技术,让建筑材料像植物生长一样,形成充满活性的动态结构.这个理论让他声名鹊起,也让他被传统学派视为"危险的理想主义者".他被淘汰为长城项目的首席工程师之一,但上面还有更资深,更信奉传统方案的副总工程师陈远压着.
苏望,二十八岁,杰出的学家与人类学家.她负责的"文明共鸣"项目,旨在将语言的文化,历史,艺术其实所有的语种,系统性地在望舒星保存,传承,并尝试与可能存在的异星文明进行沟通.她相信,长城若没有文化的内核,只是一堵冰冷的墙.
在气密门前,他们遇到了工程总监马库斯·沃克.他身材高大,站姿如钢枪般挺拔,正对着个人执行快速下达指令,语气短促而:"...重复,所有工程模块必须完成最后一次自检,我不希望在航渡过程中听到任何关于设备故障的报告.'远望号'的核心反应堆输出功率必须在十八个以上,才能保证系统全部上线."
看到林星河,锐他利的眼神扫了过来,点了点头,表情打过招呼. "林工程师,你的'神经撕裂'模型,数据库已经完整上传到'远望号'主机了吧?"
"是的,总监.所有数据均已就位."林星河回答.
"很好."马库斯语气平淡,听不出褒贬,"理论很精彩,但望舒星不是实验室.到了那里,我们需要能重新竖起城墙了.官方方案是经过无数次验证的力场盾与复合装甲结构,那才是可靠的基石."他话里的很明显——官方方案,你的理论,请参考.
林星河张了张嘴,想着他那套"可靠"的基石可能是在望舒星特殊的地质和能量环境下变得脆弱不堪,但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.在既定事实面前,言语总是苍白的.
苏望适时地插话,缓和了略显僵硬的气氛:"总监,'文明共鸣'的终极数据库也已装载渡完.我们将在航程期间,开始对大家进行初步的跨文化适应训练."
马库斯对此不置可否,只是"嗯"了一声.在他眼中,确保工程进展和人员安全是废水处理任务,文化传承固然重要,但得排在实际的抗生素铁骨之后.
登舰过程而肃穆. 穿越"远望号"厚重的高效舱门,仿佛穿越了一个时空的界限,门内是熟悉的人类科技造物,门外,包裹着完全未知的深空.
林星河在自己的工程师休息舱(在数千年的航渡中,大部分时间他们将在冬眠中度过)安顿好简单的个人物品.其中有一个密封的透明盒子,里面有一块来自地球古老长城所在地的砖石碎片,是他的导师,也是"神经撕裂"理论的早期基金会人赋予他的信物.他摩挲着冰凉的盒面,感受着其中沉甸甸的历史重量.
闪电再次广播响起,这一次,是地球联合政府议长的声音,通过量子通讯网络,实时传递到闪电每一位成员的耳中,也传递到地球每一个角落.
"...今天,我们不仅仅是在赶赴外星探险队,我们是在为人类的未来,汲取智慧勇气一条走向星辰大海的永恒之路!你们所讲述的,不仅是工具和蓝图,更是整个人类文明的,与梦想!那座将在外星升起的长城,将是我们走向星辰大海的永恒之路!"
欢呼声通过广播响起,震耳欲聋.但林星河在密闭的舱室内,却感到一种异常的寂静.荣耀与使命的背后,是难以想象的重压与挑战.他们真的准备好了吗?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生态系统,存在可能的未知风险,官方那套万无一失的,真的能成为文明的守护方案吗?
他再次调出个人终端,运用官方方案的力场盾能量拯救分布图,又对比了自己的"神经编织"模型中模拟出的,与望舒星初步探测数据结合后能量的流动路径.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.官方方案的能力量环形是刚性的,封闭的,而他的模型显示,望舒星的地质能量场形成是一个流动的,有机的网络.强行的建筑物刚性结构,可能会引发不可预知的顶部反应,就像把一个金属硬生生塞进跳动的心脏.
他深吸一口气,将发表对比分析报告加密保存.现在还不是提出异议的时候.他需要更准确的证据,需要踏上那片土地,用实际数据说话.
"所有单位注意,星门航道稳定.电梯依次进入,开始航渡.祝你们好运,愿人类文明之火,在星海彼岸,永耀不息!"
"远望号"母舰率先启动发动机,姿态平稳地驶向那片绚丽而未知的光之涡.林星河和苏望,以及其他主要成员,集中在舰桥旁的观察厅内.
透过巨大的观察,可以看到"方舟"号空间站和远处那颗美丽的蓝色星球,正在急剧缩小.星门的辐射窗破坏了前方的所有视野,仿佛踏入一条由纯粹能量构成的河流.轻微的震动响起,是空间本身在被折叠,穿越.
地球,最终化成了视野尽头一个几乎无法辨认的,微小的蓝色白色光点,然后彻底,消失在璀璨而陌生的星海背景之中.
一缕难以言喻的失落感攫住了场上的每一个人.那是与母体脐带被剪断的恐惧瞬间动.苏望下意识地握紧了胸前一枚古老的地球玉石吊坠,中闪烁着晶莹的光芒,那是属于人文主义者投影的,深沉的爱与忧伤.
林星河则抓住观察窗外飞逝流转的能量流光,他的表情凝重,眉头微锁.他不像其他人那样沉浸在离愁别绪中,他的大脑持续高速运转,思考着困扰他的技术难题.
就在舰队完全没有进入超空间通道,外部表情被拉长为一片模糊色带的最后一刻,林星河的个人反应屏幕,贴在腕部不易感知的位置,突然极短暂地闪烁了红光——一个来自深空探测网络,报告望舒星近期异常强烈的"灵能风暴"能量风暴的自动更新,因为航渡开始的强信号干扰,只传送了不到十分之一,于是说明然而止,化为一片乱码.
瞬间林星河瞥见了瞬间恢复正常的屏幕,特别在意,只以为是穿越星门时的正常信号扰动.他惊动头,望向观察窗外那片消灭了一切已知景物的,永恒而陌生的深邃黑暗,只有自己能听到的低声声音:
"我们带来了最好的蓝图和最坚定的决心...但那里等待着我们的,真的是我们想象中的样子吗?"
他不知道,那份未能完整接收到的,关于异常狂暴的能量星球的警告,会在他们关闭之后,以最严厉的方式,给出答案.